出处或释义: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
2.陪衬,使明显突出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陪衬,使明显突出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
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 秦牧 《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释义:1.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箱。~手。~干(gān)。~烤。~焙。
2.烧。
3.衬托,渲染:~衬。~托。~染。~云托月(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释义:1.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
2.陪衬,铺垫:衬~。烘~。
3.承着器物的东西:~盘。
4.寄,暂放:~身,~售。~儿所。
5.请求、帮助:请~。恳~。
6.借故推诿躲避:推~。假~。
7.依赖:~福。~庇。
释义: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
2.和农业有关的:~家。~园。
3.古同“畋”,打猎。
4.古同“佃”,耕作。
5.姓。
释义:1.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驾(帝王的车驾)。~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2.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3.门、窗、楼板或栏杆。
4.高:~敞。~昂。~然大波。
5.〔~辕〕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b.车辕;c.古代星名之一;d.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