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寺和观的统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佛寺和道观。僧人所居曰寺,道士所居曰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 唐 韩愈 《论佛骨表》:“﹝陛下﹞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 清 陈文述 《粥厂》诗:“城闉路康庄,寺观地平敞。”
释义:1.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2.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观(guàn)。
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
带寺名字:
释义:[ guān ]
1.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2.看到的景象或样子:~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奇~。
3.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点。~念。主~。客~。世界~。
释义:[ jiē ]
1.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锅。~幕。
2.使隐瞒的事物显露:~露。~发。~底。~穿。~短。~晓。
3.高举:~竿而起。
4.标示:~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示。
5.扛,持。
带揭名字:
释义:1.本色,白色:~服。~丝。
2.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
3.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
4.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5.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
6.向来:~来。~常。~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