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2.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见“ 矛楯 ”。
特指以文词相辩难。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 、 徐凝 )矛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犹屏障。
《宋书·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 ,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违抗。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释义:1.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
2.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银~。
带盾名字:
释义:1.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2.认错,道歉:~过。~罪。
3.推辞:~绝。闭门~客。
4.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5.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6.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释义:1.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立,建立:~立。~敌。
4.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