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一种火枪,一般用来打鸟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鸟鎗 ”。
1.旧式火枪。今指贮以铁砂的猎枪。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火炮火枪》:“然则前 明 ( 永乐 )征 交 后已有鸟枪,但 明 制禁外间习用最严,故承平日久,皆不知用之。”近代史资料增刊《太平天囯资料·清朝档案与一般记载·虏在目中》:“俟伪指挥、将军由左右抄出,则滚牌一散,大砲打出,左右继以抬鎗、鸟鎗,众贼兵呐喊,遂就势衝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他私访时,便带了鸟枪去打雕。”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鸟枪里装上黑色土药和一把散碎铁砂,猎取这华丽骄傲的禽鸟。”
汽枪。
见“ 鸟枪 ”。
释义: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带鸟名字:莺鸟
释义:1.刺击用的长矛:长~。标~。红缨~。
2.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杀。~林弹雨。
3.像枪的东西:焊~。烟~。
4.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
带枪名字:
释义: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释义: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