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夏季的节令、气候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相传为 夏 代的月令之书。
《国语·周语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 韦昭 注:“《夏令》, 夏后氏 之令, 周 所因也。”《孟子·离娄下》“十二月舆梁成” 宋 朱熹 集注:“《夏令》曰:‘十月成梁’,盖农功已毕,可用民力。”
夏天的节令、气候。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 宋 梅尧臣 《问牛喘赋》:“若乃当春而燠,是为行夏令。” 宋 陆游 《初夏》诗:“纷纷红紫已成尘,布穀声中夏令新。”
泛指夏季。
明 张居正 《贺灵雨应祈表一》:“兹者,我皇上以夏令既深,雨泽未足,乃躬叩于雷坛,为民虔祷。”如:夏令营、夏令时。
释义:1.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中国朝代名:~代。~历。
3.指中国:华~。
4.姓。
释义:[ líng ]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释义: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蜂。~勺。
3.姓。
释义: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基~。挥~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