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革除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开除;革除。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元》:“相传 苏州 解元自 明 弘治 戊午科 唐寅 以科塲事斥革后总不利。” 清 姚鼐 《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序:“於是榜发磨勘,有摘君所荐举人 梁泉 卷疵纇数十,当斥革,吏遂傅君法,革职提问。”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假使这 唐 人还活着,一定要斥革功名,‘以正人心而端风俗’了。”
释义:1.责备:~责。怒~。驳~。训~。
2.指,指出:~谬(指出错误)。
3.使退去,使离开:~退。
4.开拓:开地~境。
5.多,广:充~。
6.侦察,伺望:~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7.盐碱地:~卤。
8
带斥名字:
释义:[ jí ]
(病)危机。
[ gé ]
①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连皮—):制~。②改变(连改—、变—):~新丨洗心~面。引革除,撤销(职务):~职。[革命]1.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
释义: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
2.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
3.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
4.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
5.不是纯净的:~利。~重。
6.行动急躁:~躁。
释义:1.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变为:长~。变~。
4.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