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称。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是故绳綫联贯谓之经,簿书记事谓之专,比竹成册谓之仑,各从其质以为之名,亦犹古言‘方策’,汉言‘尺牘’,今言‘札记’矣。”如: 清 姜宸英 有《湛园札记》、 卢文弨 有《锺山札记》等。
指记录读书时的心得,体会。
清 王筠 《菉友肊说》:“或学而有得,或思而有得,輒札记之。”
释义:1.古时写字的小木筒:~记。
2.信件:手~。信~。
3.旧时的一种公文:~子。
4.夭死。
带札名字:
释义: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2.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3.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4.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5.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6.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释义:1.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2.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
3.郑重,庄重:庄~。尊~。
4.厉害的:~厉。~苛。
5.重大:~重。
6.姓。
释义:1.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
2.防护人员:警~。后~。
3.古代称驴:“策双~来迎”。
4.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
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