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亦作“ 邛筰 ”。 汉 时 西南夷 邛都 、 笮都 两名的并称。约在今 四川 西昌 、 汉源 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全 蜀 兮奥区,枕 邛 笮 兮倚 巴 渝 。” 清 陈维崧 《赠李研斋太史》诗:“故里新年栈道开,官军已缚 邛 笮 长。” 清 陆寅 《宣德箭歌》:“已见蒲稍入 大宛 ,更闻蒟酱开 邛 筰 。”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邛筰 ”。 汉 时 西南夷 邛都 、 笮都 两名的并称。约在今 四川 西昌 、 汉源 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全 蜀 兮奥区,枕 邛 笮 兮倚 巴 渝 。” 清 陈维崧 《赠李研斋太史》诗:“故里新年栈道开,官军已缚 邛 笮 长。” 清 陆寅 《宣德箭歌》:“已见蒲稍入 大宛 ,更闻蒟酱开 邛 筰 。”
释义:1.〔~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四川省。
2.〔~都(dū)〕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3.病,劳:“匪其止共,维王之~”。
带邛名字:
释义:[ zuó ]
用竹篾拧成的索:~桥(竹索桥)。
[ zé ]
1.铺在椽上瓦下的苇席或竹席。
2.压榨:“吏士渴乏,~马粪汁而饮之”。
带笮名字:
释义:1.排列,摆设:~列。~兵。
2.述说:~述。~情。详~。~诉。~说。
3.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姓。
释义: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5.原来:~来。~领。
6.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释义:1.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