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象声词,形容重物落地的声音
2.因恐惧或心情激动而剧烈地或急速地扑动
3.前后或上下不规则地乱动
4.〈方〉活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因恐惧或心情激动而剧烈地或急速地扑动
3.前后或上下不规则地乱动
4.〈方〉活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折腾。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人跟前不恁的喫场扑腾,呆贱人几时能勾醒醒。”
腾跃;飞舞。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 钱塘 龙忿气雄,粗铁索似撧葱,早磕塔顿开金锁走蛟龙,扑腾的飞过日华东。” 康濯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 凤琴 越说越野,手脚也扑腾起来。” 刘心武 《班主任》六:“﹝ 宋宝琦 ﹞两眼直愣愣地望着对面在窗玻璃外扑腾的一只粉蝶。”
象声词。形容心跳、走动及东西落地等的声音。
黄新庭 《喧啸的柴林》:“这一整天,我心里总是扑腾扑腾跳。” 杨朔 《上尉同志》:“我们扑腾扑腾踏着大雪,蹚出条路,并着肩膀往前走着,谁都不言语。”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 戚戚 扑腾跪下。”
释义:1.轻打,拍:~粉。~蝇。~打。
2.击拂的用具:粉~。
3.冲:~灭。~救。
4.相搏击:相~。~跌。
5.跌倒:~地。
6.伏:~在桌上看书。
7.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带扑名字:
释义:1.奔跑,跳跃:~骧。奔~。欢~。~跃。~越。
2.上升:~空。~云驾雾。升~。飞~。飞黄~达。
3.空出来,挪移:~退。~个地方。
4.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折~。
释义:[ dí ]
1.长尾山雉(野鸡)。
2.古代乐舞用的雉羽。
3.古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
[ zhái ]
带翟名字:子翟
释义:1.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2.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a.流俗;b.非宗教的)。~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态炎凉。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