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平允;适当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平允适当。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允当则归。” 杜预 注:“无求过分。” 晋 葛洪 《抱朴子·酒戒》:“诚能赏罚允当……则士思果毅,人乐奋命。”《旧唐书·张文瓘传》:“ 文瓘 至官,旬日决遣疑事四百餘条,无不允当。”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作史者只须据事直书,而其人之善恶自见,以己意定为姦臣、逆臣,原可不必,然既已分列其目,则褒贬自宜允当。”
适合;符合。
《北史·苏椿传》:“十四年,置当州乡师,自非乡望允当众心者不得预焉。”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圆丘合祭,允当天地之心,不宜復有改更。”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 文宗 初元,詔天下举孝廉方正之士,以赞德治,先生允当其选,辞而勿居。”
释义:1.答应,认可:~许。~诺。不~。
2.公平得当:~当。公~。
3.信,实:~恭克让(诚信,谦逊能够忍让)。
释义:[ dāng ]
1.充任,担任:充~。担(dān)~。~之无愧。
2.掌管,主持:~家。~权。~政。
3.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2.姓。
释义: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