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讥讽嘲笑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讥讽嘲笑。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既处讥嘲地,谁为长厚人。”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君子之文,以不磨灭为幸。非君子则以不磨灭为不幸;使后人一番瀏览,一番讥嘲,不如磨灭之乾浄矣。” 艾芜 《流离》:“有的又现出不满的样子,讥嘲地说:‘真是!五千元一碗的干饭不吃,要出来喝五千元一碗的清米汤!’”
释义:1.讽刺,挖苦:~讽。~评。~笑。~诮。冷~热嘲。
2.查问,察问。
3.指责,非议:~议。~弹(tán)(指责,抨击)。
4.规劝。
带讥名字:
释义:[ cháo ]
讥笑,拿人取笑:~笑。~弄。~骂。~诮。~谑。冷~热讽。
[ zhāo ]
〔~哳(zhā)〕同“啁哳”。
带嘲名字:
释义:[ xiāo ]
1.衰微。
2.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 xiào ]
相似,像:~像。不~。惟妙惟~。神情酷~。
释义:[ yàn ]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轻慢:“~朋逆其师”。
3.古同“宴”,安闲,安乐。
4.古同“宴”,宴饮。
[ yān ]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赵。~山。~京。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