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全称多罗贝勒。满语,贵族称号,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贵族的世袭封爵
2.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清.邵长蘅《青门剩稿》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以贝为饰的马络头。
《仪礼·既夕礼》:“缨轡,贝勒。” 郑玄 注:“贝勒,贝饰勒。”
满语beile的音译。本为部落之长的意思。
清 代为 满洲 、 蒙古 贵族的爵号,位在郡王下,贝子上。《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 女直 部……其部长曰贝勒。” 何卓勋 《<盛世危言后编>序》:“庚戌,余偕 徐经明 观察如京师謁 肃亲王 、 伦贝勒 、 振贝子 ,陈请速行立宪,以顺民心而救国危。”
释义: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雕。
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4.姓。
释义:[ lè ]
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
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3.强制:~令。~索。
4.统率:~兵。
5.雕刻:~石。~碑。~铭。
释义:[ wáng ]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父(祖父)。~母(祖母)。
释义:1.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2.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a.道经;b.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