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齿的通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人类和某些动物口腔内外的、具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坚硬组织。有撕咬、咀嚼功能。一般为多枚,亦有两枚者。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号羆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宋 陆游 《雨夜南堂独坐》诗:“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餘。”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听说牙齿的性质的好坏,也有遗传的。”
俗称齿轮的轮齿或螺纹的剖面为牙齿。
释义:1.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
2.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
3.特指象牙:~雕。
4.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
5.姓。
带牙名字:
释义:1.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
2.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
3.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4.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5.谈到,提及:~及。不足~数。
带齿名字:
释义:[ shěn ]
1.通“瀋”。汁:“为榆~”。
2.“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姓。
[ chén ]
释义:1.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
2.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
3.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
4.彻底:~除。~究。~治。
5.依据,作为根本:~椐。
6.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