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群臣。
2.同类,匹俦。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同类,匹俦。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群臣。
《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羣匹。” 郑玄 笺:“循用羣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 陈奂 传疏谓 毛 虽无传,然探下文“朋友,羣臣也”之训,“则此羣匹为羣臣,传意亦然也”。
同类,匹俦。
《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船。”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歷稔共追随,一旦辞羣匹。”
释义:1.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2.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3.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释义:1.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2.单独:~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之勇”)。
3.相当,相敌,比得上:~敌。~配。
带匹名字: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2.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3.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4.指中国福建省:~兰。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