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罪过;过失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罪过。
汉 刘向 《列女传·班婕妤》:“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於罪尤。”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词直气麤,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於人。”《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
释义:1.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2.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3.刑罚:判~。畏~。待~。请~。
4.苦难,痛苦:受~。
带罪名字:
释义:1.特异的,突出的:~为(wéi)。~异。无耻之~。
2.更加,格外:~其。
3.过失:效~(学着别人做坏事)。
4.怨恨,归咎:怨天~人。
5.姓。
释义: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释义:1.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棺材:棺~。
4.质朴:~讷(朴实迟钝)。
5.呆笨:~鸡。
6.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中国古代
释义:1.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变为:长~。变~。
4.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