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同“ 日昃 ”。《汉书·萧望之传》:“兴 周 召 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汉书·薛宣传》:“陛下至德仁厚,哀閔元元,躬有日仄之劳,而亡佚豫之乐。”《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同“ 日昃 ”。《汉书·萧望之传》:“兴 周 召 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汉书·薛宣传》:“陛下至德仁厚,哀閔元元,躬有日仄之劳,而亡佚豫之乐。”《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释义:1.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2.白天,与“夜”相对:~班。
3.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
4.某一天:纪念~。
5.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释义:1.倾斜:~立。日~。
2.狭窄:逼~。
3.〔~声〕古汉语中“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
4.心里不安:歉~。
带仄名字: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