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王爵和公爵
2.泛指显贵的爵位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泛指显贵的爵位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天子与诸侯。
《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 郑玄 注:“天子,诸侯。”《国语·周语中》:“王公立飫,则有房烝。” 韦昭 注:“王,王子;公,诸侯也。”
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清 凌扬藻 《蠡勺编·印章》:“迨时易代迁,即王公将帅之章,得其文者,或未注视。”
犹王事。指 文王 的功业。公,通“ 功 ”。
《诗·大雅·文王有声》:“王公伊濯,维 丰 之垣。” 郑玄 注:“公,事也。” 朱熹 集传:“公,功也。王之功所以著明者,以其能筑此 丰 之垣故尔。”
清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 蔡先生 确非 满清 王公,但现在是否主持打拳,我实不得而知。”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释义:[ wáng ]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父(祖父)。~母(祖母)。
释义: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释义:1.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商店开业:开~。
3.拉紧:紧~。~力。
4.扩大,夸大:夸~。
5.放纵,无拘束:乖~。嚣~。
6.料理,应酬:~罗。
7.惊惶,慌忙:~惶失措。
释义: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