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志趣、见解与己不同,以至敌对。亦指与己见不同或敌对的人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异己”。志趣、见解与己不同,以至敌对。
《后汉书·朱儁传》:“ 卓 虽恶 儁 异己,然贪其名重,乃表迁太僕,以为己副。”《宋史·岳飞传》:“时和议既决, 檜 患 飞 异己。” 清 李楷 《<嵞山集>序》:“古人为人之所归而或以其异己,则曰非我家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民国 二年后的 袁世凯 ,对于异己者何尝不赶尽杀绝。”
指与己见不同或敌对的人。
《晋书·殷顗传》:“ 顗 见 江绩 亦以正直为 仲堪 所斥,知 仲堪 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宋 王安石 《扬雄》诗之二:“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清 顾炎武 《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志铭》:“巡抚削职为民,擢 童蒙 为太僕寺少卿,俾之修怨於东林而斥逐异己,此党祸所由起也。”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在厦大时,即逢迎校长以驱除异己。异己既尽,而此公亦为校长所鄙。”
释义:1.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分开:离~。~居。
3.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奇怪:惊~。诧~。怪~。
释义:1.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2.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释义:1.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2.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问人要做什么)。
4.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珍~。尊~。民为~。
5.值得看重,重视: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