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检验命案中的死尸以确定死亡的原因、时间和过程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验尸 ”。检验人的尸体,追究死亡的原因和过程。
清 蒲松龄 《寒森曲》第四回:“官府的意思,是指望你几两银子,説验尸是个拿法。”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龙图断狱》:“二役取起尸首,回衙报命。比 龙图 验尸,面色如生。”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经过察看现场和验尸,县令终于作出了判决:‘尼姑之死,乃是天意。’”
见“ 验尸 ”。
释义:1.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
2.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
3.证信,凭据:何以为~?
带验名字:
释义:1.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
2.〔~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
3.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带尸名字:
释义: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释义:1.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玉(诸侯朝见帝王时所执玉器的统称)。~节。~符。
2.吉详,好预兆:~气。~芝。~签。~雨。祥~。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