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僵硬的尸体,比喻腐朽的事物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僵硬的死尸。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已甘老死填沟隍,殭尸闔棺犹目张。”亦以喻腐朽的事物。
见“ 僵尸 ”。
亦作“ 僵尸 ”。谓人死而尸体僵卧。
《吴子·图国》:“故当敌而不进,无逮於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於仁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僵尸千里,流血顷亩。” 宋 洪迈 《夷坚志补·沉乌盆》:“其后年齿浸高,生计日削……因大雪出外,死於城东,僵尸在地无殮。”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羸老孤幼,继踵而死,僵尸草泽,骸骨相枕籍。”
死尸,尸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上》:“僵尸倚窟,枯骨尚全,惟无肤髮而已……当是数百年遗骸矣。”《西游记》第二七回:“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清 袁枚 《子不语·鬼吹头弯》:“格斗良久,至鸡鸣时,女身倒地,乃僵尸也。明日报官焚之,此怪遂絶。” 杨沫 《北京的灯光》:“清晨的街头,一具具冻饿而死的僵尸,是这样触目惊心。”
比喻僵死、腐朽的事物。
鲁迅 《坟·写在<坟>的后面》:“后二类是不得已的调和派,只希图多留几天僵尸。”
释义:1.仆倒:~尸。
2.直挺挺,不灵活:冻~。~硬。~直。~化。~卧。~死。~冷。~滞。
3.双方相持不下,两种意见不能调和:弄~。~持。~局。
带僵名字:
释义:1.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
2.〔~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
3.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带尸名字:
释义:1.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
2.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
3.〔~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姓。
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释义:1.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