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2.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 )不出,因遗帝巾幗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明 沉璟 《义侠记·征途》:“鬚髯辈,巾幗情,人间羞杀丈夫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幗。”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幗英雄著义声。”
释义: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围~。领~。枕~。餐~。~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英雄”)。
释义:薛姓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部分后裔为虞舜后裔孟尝君(田文)之后。
薛姓发源地有山东济宁、滕州,山西运城(古河东薛氏)。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薛氏以山西、江苏、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这几个地区的薛氏占到中国汉族薛氏人口的63%。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薛氏人口增至为72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0.53%,为排行第35位的大姓。
释义: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