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笔直挺立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矗立;直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徐迟 《三峡记》:“峡谷中的航标灯大都兀立在崖岸边置于三角架上。”
直楞楞地站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立身 本农家子,有膂力,且善走。年二十许时,往往兀立田间,若有所思。”
释义:1.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2.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3.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带兀名字:
释义:1.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
2.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
3.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
4.马上,即刻:~时。~刻。~等。
5.姓。
释义: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蜂。~勺。
3.姓。
释义:1.挑拣,择:~择。~购。~辑(a.挑选并辑录;b.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
2.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
3.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
4.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