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网 m.80ming.com
首页 男孩取名 女孩取名
诗经取名 宋词取名 诗词起名
好听的名字 好听男孩名 好听女孩名
百家姓 宝宝小名 楚辞起名
首页    词语

尺寸

出处或释义:1.比喻面积较小
2.比喻短窄
3.尺和寸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1. 尺和寸,指量具。

    《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商君书·修权》:“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尺》:“尺寸之长短,一代长於一代,若以今之裁衣尺较工部尺,则又盈一寸许矣。”

  2. 形容事物些许、细小或低微。

    《孟子·告子上》:“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汉书·孔光传》:“臣以朽材,前比歷位典大职,卒无尺寸之效,幸免罪诛,全保首领。” 宋 欧阳修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报国愧无功尺寸,归田仍值岁丰穰。” 明 李东阳 《与刘方伯书》:“虽官阶不过尺寸,而事权之重轻,藩地之邇远,有大不同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乌鲁木齐关帝祠 有马……每至塑望祭神,必昧爽先立祠门外,屹如泥朔,所立之地,不失尺寸。”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虽然通译的才能或者不足,然而始终有尺寸的功效。”

  3. 指些少或微小的事物。如土地、才能、功劳、距离等。

    《史记·项羽本纪论》:“然 羽 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魏书·彭城王勰传》:“今遭圣化,正应力兹愚老,申展尺寸,但在南百口,生死分张,乞还 江 外,以申德泽。” 宋 岳飞 《辞少保第五札子》:“臣方将策駑礪钝,冀效尺寸以报陛下天地生成之德。”《水浒传》第九五回:“﹝ 郁保四 ﹞紧紧跟随 宋先锋 ,不离尺寸。”

  4. 法规;标准。

    《韩非子·安危》:“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善建》:“我身者,彼身之尺寸也;我家者,彼家之权衡也。”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窃以求士之道,古难其全……欲求规矩尺寸之士,则病其齷齪,而不能有所为。”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畧於章句之末,而超於尺寸之外。”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五段:“其实这根尺最公平,最合理。起码的尺寸是看你肯不肯为人民做点事。”

  5. 分寸,指适当的限度或程度。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乡下人急了,不会拿着尺寸说话,她抖着底儿把最粗野的骂出来。”

  6. 指高低、长短、大小等。

    唐 高墉 《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天虽高兮,尺寸可知。” 宋 曾巩 《山水屏》诗:“秋刀剪新屏,尺寸随折曲。” 冰心 《南归》:“所以这次我对于母亲寿衣的材料、颜色、式样、尺寸,都不厌其详的叮咛嘱咐了。”

  7. 指尺脉和寸脉。

    《灵枢经·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释义:[ chǐ ] 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 2.量长度的器具:竹~。 3.像尺的东西:铁~。仿~。戒~。 4.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带尺名字:尺丹

释义: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 2.短小:~土。~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心。~步难行。 3.姓。
带寸名字:身寸 庆寸

释义: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释义:1.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 2.防护人员:警~。后~。 3.古代称驴:“策双~来迎”。 4.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 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姓。

释义:1.彼此友好的人:~友。~辈。~侪。~俦。宾~。至爱亲~。 2.结党:~党(为私利而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的一帮人)。 3.成群:群居~飞。 4.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5.比:硬大无~。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