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于是,就。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于是,就。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语未竟,我忽作嗽声,遂乃寂然。”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遂乃寄身世於糟邱,悟人生於梦蝶。”
释义:[ suí ]
顺,如意:~心|~愿。用于“半身不遂”(身体的一侧发生瘫痪)。
[ suì ]
①顺,如意:~心|~愿。②成功,实现:未~|所谋不~。③于是,就:服药后腹痛~止。
释义:1.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
2.是,为:~大丈夫也。
3.竟:~至如此。
4.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你,你的:~父。~兄。“家祭无忘告~翁”。
释义: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释义:1.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害怕:~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