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三国 魏 荀勗 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三国 魏 荀勗 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
《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隋书·经籍志》:“ 魏 秘书郎 郑默 ,始製《中经》,秘书监 荀勗 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羣书……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讚,《汲冢书》。”
释义:[ dīng ]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 zhēng ]
释义:1.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
2.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
3.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
4.安置安排:~署。
5.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
2.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
3.都:代表~来了。
4.使不受损伤:保~。
5.姓。
释义:1.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2.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问人要做什么)。
4.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珍~。尊~。民为~。
5.值得看重,重视: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