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一百上下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多的概数。
唐 寒山 《诗》之五八:“我见百十狗,箇箇毛鬇鬡。”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宋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别离纔几时,旧学废百十。”《西游记》第三一回:“我这里大小羣妖,还有百十。” 沈从文 《新湘行记》:“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
释义:1.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
2.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释义: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释义:[ wú ]
1.我,我的:~身。~国。~辈。
2.姓。
[ yù ]
古同“御”,抵御。
释义:[ sī ]
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念。~恋。相~。
3.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姓。
[ sāi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